现在有种奇怪的社会现象:患者去医院看病总是觉得看病很贵,而同时医生却觉得总是累成狗却依然很穷。这种奇怪的现象持续了很久,以至于越来越普遍,甚至成为了一些医患关系的导火索。

有一个特别现实的情况就是,在一线城市如果你有350元能够做些什么呢?也许够你可以去餐馆吃一顿大餐,或者去美发店做一个时尚的发型,还可以去附近超市采购一次生活用品。而同样的金额,你却可以支付一次脾修补术或剖腹产术的手术费。
那么究竟是为什么造成了如今这个奇怪的社会现象呢,是患者错了,还是医生错了?
用数据讲为什么医生喊穷
一台普通的手术治疗费用包含:耗材费、药品费、仪器使用费等,而计算医生劳务费还需要扣除医院的手术室设备、手术器械、 水电煤气等费用,这之后剩余的部分才是所有医生护士的劳务费。
。
医生收入水平怎么样?
在其他二线城市,一台大型手术,手术医生的劳务费是 39 元每小时,这还是 2015 年医改试点后手术费上涨了 50% 以上的收入水平;2017年之前在医院一次普通门诊的诊查费只要 3 块钱,而更高年资的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也只收费 6 元和 8 元。
这些医务人员的劳务价格本该体现医生的社会价值和专业技术,尽管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但是如果一位外科医生按小时计算的劳务价格还不如钟点工,那显然是不合理甚至是荒谬的。在中国,医生永远在喊穷,按照上述廉价得可怜的劳务标准,确实有理由这么喊。8000元的收入水平,也许不算低薪,但是在一二线城市房价动辄几万起步的前提下,医生的压力也是不小的。
医生的劳动强度是什么样?
患者角度,昂贵治疗费花在那?
现在国内的医药体系的价格体系有几个特征:医务人员的劳务价格被严重低估;而与之相反,一些检查、新治疗手段收费明显偏高,新药、进口药的价格也明显偏贵。
去医院看病,如果不买药、不做用到设备的检查和治疗,仅仅找医生实施诊疗的话,国内患者是不会喊贵的。反而那些流程化的检查过程的费用很昂贵。
“一个普通的头部CT,医院收费280元左右,其中机器扫描费就有200元左右,这是根据机器折旧来计算的,其余是耗材的费用。整个费用结构里,没有1分钱是医生的劳务价值。”北京某院放射科主任说。
(数据来自辽宁日报)
价格高昂的检查费用也直接拉高了患者治疗的花费,而且作为一种主要诊断的方式,一些必须的检测不可或缺,这也导致大部分患者感觉看病贵,普通的病症就要花费几百上千的治疗费用,更不用说手术以及肿瘤等重病了。
便宜的药买不到,买到的药不便宜
昂贵的进口药品价格
看病贵除了反应在检查费用上,还有一大部分提现在高昂的进口药品上,国内由于专利国家政策等等多方面原因,治疗肿瘤类的药物相当昂贵。而印度等国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,仿制专利药,价格低廉。从英度国际了解的国内外情肿瘤药物情况来看,治疗肺癌的抗癌药特罗凯,印度版特罗凯的药物很便宜,每盒只要900百多元。而国内特罗凯宣布降价后,仍要4000多元一盒,对于常年需要服用该药物的患者来说,负担不轻。同样国内正版格列卫的价格仍要1万多元一盒,而印度版格列卫一盒只需1000多元。
特罗凯、格列卫都是抗癌靶向药,目前尚在专利保护期内,价格较高。而由于印度药品专利制度的关系,导致其药品价格远低于国内。
医生喊穷,病人喊贵,因在那?
医务费没有反应出医生的价值
政策制定者认为价格定得越低,就越能保护患者的利益、越能体现医院的公益性。然而,这种想法显然是可笑的,由于财政支持远远没法补偿医生劳务收入的差价时,要求医生付出更多是不切实际的。
其次,政策制定者主要来自价格主管、卫生行政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。也就是说,一群不懂行的人在制定医疗价格的政策。其只关注医生的高收入带来的问题,却很少关注医生付出的五年又三年的努力和承担的风险。
另外,目前的医药价格体系里,并没精确考量医生劳务成本,医生的人工成本只考虑了时间因素和基本的耗材,没有考虑不同项目的工作难度,也没有考虑医生深造、继续学习付出的精力和时间,并不能反映医疗服务的真实价
1950 年的国务院全国卫生会议上,确定了中国医院的福利性质。正因此为了表现医院的福利性和公益性,最初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时候,就是走的亏本路线。而这就牵扯出一个问题:医生做着亏本的活,那么拿什么钱来填这个坑呢?

随着时间推移,以及一些理念的转变,医院逐渐获得了自主经营的权力,政府要求医院自收自支。医院在营收的压力下除了多卖药品之外,医院还找到了新的创收方法,那就是多开高价的检查单。在对新型医疗设备进行成本核算时,政府会采取跟核算人工成本、传统检查项目完全不一样的态度,往往采用快速折旧的方法,将大型设备的使用年限低估,因此设备的使用成本就会被明显高估。
最后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:在医院看来,医生本身变成了赔钱货,只有药品和新型医疗设备才是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,在没有办法靠提供医疗技术服务获取对应的报酬时,价格体系必然被扭曲,也就改变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。现在医院只能通过开具高价格的药品或检查,这些花费还要经过层层利益分成,最后医院才能获得收益,医疗费用就这样被抬高了。患者嫌看病贵,医生嫌收入低,但他们都不知道真正罪魁祸首是谁。
人人都去大医院看病,造成进一步资源缺乏